¤地方政府规划¤小市民的角色¤上篇¤

身为小市民,我们总会对身边的生活环境有些想法,会想说我居住的这个地方可以更好,可以在附近公园建设一些行人走道,种更多大树遮荫乘凉。但是,很多时候,我们都觉得我们的地方发展建设都受限于市议会,发展商,投资商的投资项目。小市民只能偶尔发发唠叨。然而,真的是这样吗?

去年4月初,在网路上无意间看见了东甲发展大蓝图的新闻。发现说,从小到大,我时不时都会跟着爸爸妈妈去的巴刹,即将搬迁。这是距离我家大约5分钟左右的一个公共巴刹。公共巴刹就在东甲小镇的中心点,若是早晨七八点到巴刹去,就可以看见人流穿行,小贩叫卖声,阿姨阿嫲买完菜到巴刹附近早市马来小贩,吃早餐喝茶聊天的热闹情景。这也是东甲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

东甲巴刹将会搬迁到哪里? 新闻说,这座巴刹将会搬迁到中小型企业区,建一座符合时代要求的新颖巴刹。为什么呢? 因为现有巴刹设在市中心,造成市区塞车,也考虑城市卫生问题,才建议搬迁巴刹。

由于新闻没有详细述说巴刹搬迁后的地点,也因为我刚毕业加入城市规划这一行,我相当好奇地方政府会怎么规划东甲,这一个充满我成长回忆的小镇。所以,我决定回家一趟,到东甲市议会去看看这一份大蓝图。

大蓝图一共有几百页面,整个东甲县的每一个角落都清楚列明在里面,一本好大本的大蓝图。如果想要详细地看看东甲未来会长成什么样子,起码也得坐上好几个小时研究。所以,我就购买了一片20令吉的光碟回来慢慢研究。

花了好几个小时,大略看了大蓝图,发现说,东甲整个市中心即将会被迁移,到麻坡路工业区更远的那一带。所有市政府中心,巴刹和巴士站都会迁移到一个距离我家大约20分钟(对我来说,是郊外)的地点。若真是搬迁了,我想我爸妈应该没事不会去那么远的巴刹吧? 在附近小罗里买点菜和鱼就好了。若真是搬迁了,我以后搭巴士回家,爸妈就要老远从家里驾车载我回家。现在的巴士站点,我走路15分钟就可以回到家了。

越想越不对劲。总觉得我应该可以做些什么。于是,我填了回馈表(Borang Bantahan),提出建议说保留现有巴刹和巴士站,也在听证会(Pendengaran Awam)的格子里打上勾,说我会出席市议会, 提出我对东甲大蓝图的看法。我不清楚整个审核程序是怎样的过程,也不知道市议会真的是否会把我的意见纳入考量范围,只是想试看能不能够让市议会与城市规划局听听小市民的意见。

当我快要把这件事淡忘时,上星期接到东甲市议会拨来的电话,说邀请我出席东甲大蓝图星期二上午的听证会。我犹豫了两下子,要请假哦,我宝贵的假期,一开始想拒绝出席,再想一想,这么难得的场面,错过了这一次,下一次就要等多10多年了,结果还是请假回家出席听证会了。

待续: ¤地方政府规划¤小市民的角色¤下篇¤

新闻链接:中国报 东甲发展大蓝图 解决塞车提升卫生 5年后巴刹或再版



Comments